Mastodon
Featured image of post 没事就去图书馆坐坐

没事就去图书馆坐坐

香港公共图书馆个人晃悠体验

由于香港住的地方空间有限,最近几乎不买实体书了。(听上去好绝望的一句话哈哈)虽然电子书很方便,Kobo 最近被我修好,整体用着也不错,但是偶尔还是会手痒,心痒想看实体书。于是去图书馆的频率大幅增加,发现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整个系统十分便民。第一次借书之前填一个表格申请借书卡,可以选择要独立的卡也可以直接和身份证绑定。需要出示固定住址证明,游客应该无法办理。虽然借书需要证件,进入图书馆不需要任何证件,有时候没带借书证,天太热路过图书馆进坐会儿,翻翻当天报纸也是不错的休息方法。有了借书证之后每次借书只需要在自助借书机上插卡扫描书本就可以了。以我没住过几个地方的眼光来看,香港图书馆的密集程度是最高的。我住的方圆四公里之内,有四个图书馆,其中一个还是藏书量最大的中央图书馆。所有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都是共享的,如果附近的图书馆没有想要的书,可以在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网站上预约选择取书地点,基本上三个工作日内就可以顺利在最近的图书馆取书,需要支付3.3元每本的费用。还书的时候,任何图书馆或者还书箱都可以使用。

去图书馆之前,我都会先在公共图书馆的网站上查好想借的书的编号以及哪个图书馆有相应的藏书,可以把这些书加入列表然后一键发送到邮箱。其实也可以用图书馆内的电脑搜索,可惜我不会用图书馆电脑的输入法。每次想借的书几乎都在中央图书馆,所以去中央图书馆的频率最高。天气不热的话,喜欢周六下午坐叮叮车摇过去。如果周日下午过去,还可以看到对面的维园在举办一些人声鼎沸的活动。一共12层的中央图书馆作为建筑物来看都很壮观。地下层是展览活动区,疫情的时候被拿来当作疫苗接种大厅。我最常晃悠的是三层的成人借阅区,有时候不借书,看看奇奇怪怪的馆藏也很有趣。CD/DVD 区也有一些让人冒出“真的会有人借这个“的念头的馆藏。四五层的自习空间比较多,但双休日往往爆满,偶尔占到一个位置发现左边的七八十岁的爷爷学得比谁都认真。

除了中央图书馆是一个单独的建筑,其他的图书馆基本都藏在各个区的街市二楼,一楼买菜买熟食,二楼借书看报纸,就很”阅读融入生活“。第二常去的是鰂魚涌公共图书馆,在鰂魚涌街市楼上,一共两层,第一层是阅览室加上电脑室(好古老的词汇)。电脑室摆放的都是十分古老的19寸显示器加上 Windows xp 系统的电脑,位置很多,我经常不用电脑,单纯过去看书。不过用这个电脑的人也不少,走过去经常能看到显示器里一个个 YouTube 窗口。第二层全是自习座位,人很少,一般都是稀稀落落的坐着几个写作业的学生。夏天冷气很足,带上外套和水杯,可以呆一下午。

最后一个常去的,也是离我最近的是北角公共图书馆(侦探已经可以判断出我住哪儿了,危)。非常迷你的图书馆,都不在北角街市二楼,而是和街市同一层,但是在街市的后面。一个建筑,从前门进是街市,从后门进是图书馆。人不多,藏书量很少,但也是五脏俱全,有几台电脑,有儿童阅览区,有成人阅览区,有自习桌子。每次去基本都是还书或者取预约的书籍,然后顺便逛一圈。书柜的边边角角上会放上几把椅子,椅子上经常坐着一些大爷,腿上瘫着报纸,人已经睡着。

创造舒适的公共阅读空间这点香港做得很好,但是最近看到新闻由于国安法等各种理由,香港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大幅下降,很多藏书下架送到了台湾和新加坡。特别是非虚构类,下架的数量很大。只有舒适的阅读空间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自由的阅读空间。

Built with Hugo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